魏峰艺术网 > 艺术资讯 |
京东书画 此页面被浏览18639次 2015-02-06 |
殷商文化育俊杰 |
|
在魏峰京北寓所的画室里,珍藏着一张老照片,照片中,一个打扮入时、典雅贤淑的年轻妇女端坐着,怀里抱着一个几个月大的男孩,照片已经很陈旧了,看上去有点遥远。这是魏峰跟抚养他的伯母张素兰为数不多的一张合影,他当时只有六个月。1942年,魏峰出生于河南安阳的一个大户人家,他出生的时候,正值抗战高峰期,到处炮火连天,民不聊生,好在他家底殷实,基本生活还能得到保障。安阳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著名历史考古学家郭沫若曾写诗赞誉“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自从甲骨文在安阳发现后,这里就更名噪天下了。魏峰的祖辈都生活在洹河之滨。到了父亲这一辈,生意做得很大,开过药店,开过煤场。他致富不忘国忧,不仅经常为革命捐资捐物,家里还是晋冀鲁豫地下党的一个据点。魏峰童年的时候,家里有很多房子,还有很多藏品。他从小就在甲骨文、青铜器、古字画堆里浸泡着。他是家里唯一的儿子,有两个姐姐,但他并没成为娇生惯养的小少爷,而是一个知书懂礼的小文化人。姑姑和姐姐们喜欢描龙画凤,读书写字,耳濡目染中,魏峰也开始画画儿临帖。大姑家就住在小屯,发现甲骨文的地方,姑父不仅喜欢艺术,还是个文物爱好者,跟郭沫若等考古学家,都有交往。魏峰后来非常痴迷甲骨文,也跟姑父从小对他的影响有关。 新中国成立后,安阳市引进各类人才,来了不少艺术名家,其中包括著名画家高向时,他的书画技艺造诣极高,早期作品即被作为模板收入中小学美术教材。高向时出生于1927年,天津人,早年就读于北京华北大学美术科,师从胡一川、古元、彦涵、罗工柳。毕业后,为支持内地文化事业建设,于1950年来到安阳,在市文化馆负责地方的美术工作,是安阳地区传播油画第一人,为安阳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书画人才,魏峰就是其中一名。当年他在市里开设了少儿艺术培训班,12岁的魏峰报班学习了近两年时间,接受了基础的美术教育,具备了基本的造型和色彩能力。魏峰家学深厚,又从小深受殷商文化浸染,加上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中学时代,他的艺术才华就脱颖而出,油画作品数次被选入河南省和安阳市大展。那个时候的魏峰,读书、画画儿、练习书法之外,文化课也很优秀。高中毕业后,他顺利考上了西安美院。从一大古都走向了另一大古都,从殷商文化的浸染再到汉唐文化的熏陶,这不能不说是魏峰的幸运。这也注定了魏峰与中国传统文化,结缘一生了。 |
本栏目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如有涉及版权或信息有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