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艺届新闻 | 艺届名家 | 名家名作 | 艺术商城 | 艺术交流 | 艺术专题 | 艺术常识 |
| 会员中心 | 鉴赏点评 | 名家访谈 | 艺术展览 | 收藏投资 | 艺术人生 | 名家题字 | 艺术服务 |
书画技巧 | 收藏投资 | 书画保养 | 艺术流派 | 艺术机构 | 历代名家
山花艺术网 > 艺术常识 > 收藏投资
怎样投资晚清民国书法家作品
收藏投资导刊  2012-02-23 点击:7932
  相对于近现代绘画的火爆,晚清与民国书法作品还处于一个发展过程中的初级阶段,价位提升的空间依然值得期待,这就给了藏家们施展眼力与魄力的机会。

  山西民国书法作品收藏家杨淳渊先生向记者介绍说,根据拍卖市场的走势与市场认可度来考量,一般来讲,对联(楹联)的受追捧度最高,中堂次之,手札(信札)再次之。但与此相反的是,信札通常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和研究作者的学术价值,特别是众名家集合的手札或致重要人物的信札在市场上往往又会赢得一个极高的价位。同时书家的典型书体价位又会更高,如郭沫若的行书、吴昌硕的篆书、孙中山的行楷、谭延闿的楷书、王蘧常的章草、林散之的草书、于右任的草书、沈尹默的行书、林则徐的行书、胡汉民的隶书、吴稚辉的篆书等等,典型的书风便于作横向对比,可参照性强。杨先生的另一个观点笔者也十分赞赏:“大名头的看准了要不惜重金,小名头的要力争成组、成系统的收藏。”

  艺术市场评论专家马学东(微博)曾有“不会画画可以当官,不会写字就当不了官”的说法,这一通俗的观点折射出书法具有除观赏功能以外的多种附属价值,在古代字比画贵,而当毛笔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以后便产生了画贵于字的现象,笔者一贯主张的观点是:让艺术品收藏能够成为百姓都愿意参与并且有能力参与的全民性活动,这样才能让“弘扬民族文化、提高全民素质”成为可能,使艺术品的价值最大化。历代流传有绪的铭心佳品始终是顶级藏家追逐的对象,那么,我们普通藏家该如何从这一“诱人”的行业中分一杯羹并乐在其中呢?本文尝试在博采众家之言并结合艺术市场拍卖数据将众多的晚清与民国书法家按价位的异同与藏家的购买力分成两个价位群体:

    专业书法家:

  弘一法师的书法作品在去年的艺市呈现井喷式的爆发,一幅楷书“安本分,学吃亏”长卷拍出6000多万元,足见其作品价值之高,此处无需笔者多言,本文重点推介有可能再创新高的书家们。

  于右任被称为“近代草圣”,他身为国民党元老,致力推进草书标准化,又具有很高的民族气节,这些条件使得他作品的身价剧增,更是拍场上的常客,仅2010年最后两个月上拍就达千件之多。但因作品存世量大、书法形式多样,致使其作品的价位有很大的跳跃性。专家提醒,虽然数量庞大,但于右任的书法精品升值潜力依然看好。市场上,五言、七言的草书对联最常见,价位跳跃最大,而成组条屏、行书大对联及册页、手卷往往能拍出过百万元的高价。

  康有为在书法艺术方面的影响,绝不比他在政治舞台上的作为逊色。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也是继阮元、包世臣后又一重要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所著的《广艺舟双楫》是从理论上全面、系统地总结碑学的一部专著,对碑派书法的兴盛和清末民初的书坛以及后来的书法艺术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他作品的价值早已得到业界首肯,因此价位不低,但相信很快会再创新高。

  沈尹默的书法作品社会认可度也颇高,他标榜延续“二王”帖学正脉,线条劲健、气格醇厚,沈氏对“帖学”的研究成果也曾风靡一时。但因其书风雅俗共赏,市场上赝品很多,影响了作品的市场价位,特别是小型拍卖会上流拍的作品更不在少数,最近3年上佳作品可达50万元以上,精品可达百万元以上,但过百万的多为与众名流合作的作品,普通作品基本上维持在30万元左右。

    学者书法家:

  学者书法家作品的价位相对于名人书法和专业书法还普遍偏低,这与书法家本身的社会认可度与作品题材、内容也不无关系,虽然他们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学术价值,但由于藏家群体对“名人字画”这一观念的思维惯性使得学者型书法家的作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价位偏低,但随着收藏家整体素质的逐步提高,学者书法家作品会出现一个新的收藏高峰,像张铁林先生就是专门针对学者信札进行系统收藏的典范。另外,“状元帖”与翰林学士的手札已经逐步为藏家所追捧,成套信札的价值未可估量。

    名人书法家:

  最后不得不提的就是名人书法,时值辛亥革命100周年,孙中山的书法顺理成章地成为翘楚,往往是几个字的中堂就能拍出天价,内容多是宣扬“民主共和”这一主张的词语,如“天下为公”、“博爱”、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公天下”、“世界大同”、“共进大同”等内容,其中,题赠“天下为公”、“博爱”最多,2003年以前价位多在几万至十几万元左右,至2007年三、四十万元左右比较常见,步入2011年基本可以维持在100万元以上,一件题赠成济安的行书“天下为公”在上海崇源2011年金秋大型艺术品拍卖会更是拍出632万元。

  此外,民国早期的胡汉民、戴季陶、廖仲恺、汪精卫、徐谦、马君武、陈融等知名人士墨迹近来在拍卖会上亦是表现不俗,他们的作品都受到市场的追捧。特别是一些功勋卓著的文臣武将,戎马一生又兼具文心剑胆,实属难得。

  除孙中山、黄兴外,很多民国将领也都擅长书法,比如冯玉祥以能诗著称,其隶书字势谨严、笔法沉穆醇厚,蔡锷的行草书迅笔疾书、未计功拙、清雅瘦劲。吴佩孚作为清末秀才很有旧学功底,受清末民初书坛尊碑风气影响,尤其深得《石门铭》笔意,行草吸取篆书技法,雄健醇厚,但气局略显狭迫。而阎锡山独以对联擅长,喜学何绍基书法,但其行伍出身,故书法中体现出一种刚劲之气。

  还有民国时期的诸多文化界名人,无书家之名,书法却独标一格、面貌万千,如闻一多、蔡元培、朱自清、胡适、钱钟书、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等人,因为这些名人文学修养深厚,作品背后故事性强,他们书画作品等也往往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史料价值,在市场的表现也往往出人意料。还有些负面人物如袁世凯、汪精卫(汪兆铭)之作品,这样的历史人物虽名声并不为人所称道,然而却也能从其修为中见其才情,也很值得收藏。

  晚清特别是民国的书法作品还是具有极高的可投资性,值得特别推介的是,于右任与谭延闿、吴稚晖、胡汉民被誉为民国“真草篆隶”四大书法家。而职业书家,如李瑞清、罗振玉、邓散木等人,更是藏界标杆。纵观民国的书法作品大多聚焦于名人名家,目前有些尚不太被关注但造诣很深的中晚期民国要员的书法作品,由于市场认识度还不够,尚处于价值洼地,非常有收藏潜力。

[返回][ ][关闭]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艺届名家
天津 王春景
北京 方人也
天津 张景源
北京 萧宽
天津 王朝晖
天津 辛宇伶
天津 杨洪顺
天津 刘宝林
北京 王妞子
天津 刘润田
收藏投资
·唐寅书画拍卖市场持续走高
·当代书法收藏的四大机遇
·收藏当代书画精品需跨过六道门槛
·手卷册页收藏日渐火热
·启功:书法市场硬通货
·拍卖行业监管新规能否一招制敌
·2013年你会收藏哪些门类藏品
·经济或将"由阴转晴"2013艺术
·扇面画的收藏价值
·收藏名家书画五大诀窍
·搞收藏莫盲目相信鉴定证书
·邮票投资风险:市场因素影响巨大
·书画占拍卖市场份额最大
·当代水墨收藏与投资
·哪些肖像画值得收藏
·魔高一尺的收藏技巧
·当代水墨画成收藏新宠
·当代水墨成收藏黑马
·普通民众如何认清一幅作品的价值
·书画市场淘金术


会员中心 | 关于我们 | 书画服务 | 友情链接 | 帮助信息 | 艺术顾问 |
CopyRight 2012-2025 www.shanhua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AppleMedia Email:applemedia@126.com QQ:52104973
津ICP备2024022288号-1 津公网安备12011502000924号
/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