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艺届新闻 | 艺届名家 | 名家名作 | 艺术商城 | 艺术交流 | 艺术专题 | 艺术常识 |
| 会员中心 | 鉴赏点评 | 名家访谈 | 艺术展览 | 收藏投资 | 艺术人生 | 名家题字 | 艺术服务 |
文化交流 | 谈画论道 | 名家笔会 | 活动掠影 | 民间艺术 | 名家题字
山花艺术网 > 艺术交流 > 谈画论道
破解中国当代艺术谜团 天价背后究竟谁在得利?
广州日报  2012-08-15 点击:11413
  对于一般观众而言,中国当代艺术确实是难以索解的谜团,1989年,中国第一届当代艺术大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在展览结束时,相当部分的艺术家甚至无法蓉自己的作品----原因很简单,因为没钱。时过境迁,现在的当代艺术俨然成为近几年中国艺术市场的天之骄子。我们不禁要问:那些行为艺术家、装置艺术家靠什么谋生?天价当代作品背后,究竟谁在得利?

  其实,现今当代艺术的收藏往往与商业运作交织在一起,不能简单地用对与错、好与坏的观点来判断。如果说,1989年中国当代艺术家的窘迫造就了艺术资本的第一桶金,那么,单纯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尤伦斯夫妇1987年开始介入中国当代艺术的运作,几十年的经营投入所得的收成并不算十分理想。不可否认,中国当代艺术就是在资本运作的强势背景下不断寻找自己的路向。

  (编者)

  烧钱游戏、裸奔、挑衅道德底线……对于正常人来说,当代艺术就是一个外星来客:来自未知世界、能量惊人、行踪不定且难以研究。

  对“当代艺术是什么”的问题,专家们给出了连篇累牍的专业解释,可这些说法晦涩难懂;崇尚时髦的年轻人热烈地谈论和拥护当代艺术、认为这代表着艺术的未来,若仔细听下去,会觉得漏洞百出;金融投机者竖起耳朵、瞪大眼睛观察当代艺术和它背后动辄上亿的资金流,常常感到又无从下手……

  最近一两年间,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景气,当代艺术正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抽丝般淡去。这个怪物是真的离开?还是即将卷土重来?

  关于当代艺术的来源,各家众说纷纾但首先发现并进行深入思考的,是美国人。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以 “文化三伯格”(格林伯格、罗森伯格、斯坦伯格)、阿瑟丹托等为首的一批美国人文学者发现,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和现代化的到来,这个时代的艺术也相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美”的艺术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产生了一堆堆几乎无规律可循的视觉文化衍生品。这些精神世界衍生出的物质形态,也许用“当代艺术”来统称,是一个较为合理的方式。

  解释这些奇怪艺术----从毕加索到杜尚,从安迪?沃霍到达明?赫斯特的工作,则由当代艺术理论家来担当。自此,无数智慧的头脑对着小便池、垃圾或是突发公共事件在苦思冥想:这,何以是艺术?无疑,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玄奥的工作。

  当欧洲老牌正统的贵族绅士,开始用审视古董的眼光打量毕加索大胆出位的绘画,并终于咬牙决定出高价买进时,美国人----这次是充满野心和商业头脑的华尔街商人,发现了当代艺术的新价值:当代艺术可以充当金融工具!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金融市场,充满着跃跃欲试的资本。高智商的华尔街精英就开始琢磨:当代艺术是否可以按照概念股的方式来运作?

  你看,对于标榜“前卫、时尚”的当代艺术,可以解释为“投资型成长股”;对于似是而非、难以判定的作品质量,可以解读成“市场吸引力”;对于艺术趣味上潮流的迅速改变,可以解释成“技术更新换代”……当代艺术的全部,包括其不断增长的红利,都可以代换成公众可以理解的东西。这样一来,就可以制定一套当代艺术的资产概念----换言之,当代艺术这只概念股,可以穿戴齐整准备参加运作了。

  六十年代,美国当代艺术家波洛克、安迪?沃霍等横空出世,成为全世界瞩目的巨星。全世界的艺术爱好者被波洛克疯狂肆意泼洒颜料的巨大油画、安迪?沃霍直接将包装箱放进展厅当作艺术品的做派,弄得目瞪口呆;随之而来的一套专家解释体系,则更让人瞬间石化:睿智的格林伯格说,喜欢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是庸俗,喜欢抽象画的是精英。沉稳的阿瑟?丹托说,哲学终结了、艺术也终结了,艺术就是生活。面对神一样的解释,泪流满面啊!我们只是喜欢艺术而已,没想到伟大的艺术如此深奥如此内涵!

  郁闷归郁闷,但这些大师作品被市场抬得如此之高,且一年翻几番;所有人都在无比兴奋地谈论他们。

  在这套强横逻辑和完整市场策略的背后,您是否猜到了藏得极深的当代艺术概念股庄家想干什么?对了,圈钱套现。----任何的概念股推出的终极目的都是庄家套现。

  先大量吃进,造成价格猛涨;邀请评论家和权威放出利好舆论,混淆视听;通过涨停板让市场信心高涨到顶点;大量抛出、卷资金走人、让接盘者套牢。当代艺术作为一只最不透明的概念股,敲符合短线投机操作的条件。于是当代艺术火了,利好消息铺天盖地;但没过多久就无声无息----过去一问,庄家早已挣得盆满钵满溜了,这些艺术品的当下持有者被套牢,吃了哑巴亏眼泪汪汪等着咸鱼翻生呢。所谓“炒股炒成股东”,说的就是这个事呢。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一批洋人来到中国艺术圈淘金。他们不看国人视为至宝的传统书画,也不看耗费艺术家巨大劳动的新古典、新写实主义油画,直接奔着圆明园画家村那些落魄潦倒的当代艺术家去了,把一头雾水留给中国的艺术家和评论家。九十年代初,当代艺术家方力钧的作品,大概是一百美元一件。

  随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简直就是一部中国当代艺术史:中国当代艺术家被邀请参加世界顶级艺术展,西方藏家争先恐后收藏,中国当代艺术家在国内外拍卖市场上屡创新高……2008年,方力钧的画作,均价为数百万美元。

  美术史家行动起来了,他们把当代艺术家们写进历史;批评家理论家行动起来了,他们为中国当代艺术召开了一场又一场的国际学术研讨会;美术馆馆长和收藏家站出来了,说当代艺术是保值的、永恒的……只有这些洋人偷笑了,但还得和前面那些人一起正襟危坐,一脸对艺术的虔诚。时机不到,不要露出来。

  时机到了。2011年3月,知名比利时收藏家尤伦斯夫妇宣布,将拍卖其收藏的106件中国当代艺术品。消息在当时艺术圈引起震动,清醒的人已经看出这是套现的明确信号,但出于利益考量,谁也不说。这些藏品以4.27亿港元拍出,尤伦斯夫妇成功清仓。

  时隔一年,方力钧的作品以2348万港元在香港苏富比拍出,成功保住当代艺术F4作品千万元级别的水准。这件作品仍然来自欧洲藏家,接盘的仍然是中国人。

  股市中,在概念股的热炒、形成泡沫、破裂之后,资本会向稳健的蓝筹股转移,直到新一轮经济景气开始。但旧的概念股多数是沉底,极少有机会重新受追捧,也极少有机会成为蓝筹。当代艺术是否已经涨停?是否面临崩盘?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策划:黄颂豪 撰文:吴杨波)(广州日报)

[返回][ ][关闭]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艺届名家
天津 王春景
北京 方人也
天津 张景源
北京 萧宽
天津 王朝晖
天津 辛宇伶
天津 杨洪顺
天津 刘宝林
北京 王妞子
天津 刘润田
谈画论道
·从画中看潘天寿的承与变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对书法艺术的影响
·方人也:典雅出尘绘青花
·火爆的艺术市场缘何难产顶级藏家
·方人也:墨色交融,与古为新
·中国画走向世界的三重困境
·古人画山水画的原因
·客厅适合挂九鱼荷花图
·古今画纸上马的变化
·贾平凹:对字画繁荣不应沾沾自喜
·山水画发展的多元思考
·让中国书法从玄学与神学中走出来
·书画家的润格由谁来定?
·李明君:谈中国的绘画传承及绘画艺
·沈 鹏:从逸格、观韵说起 序《黄
·"蒙娜丽莎"为何是杰作?艺术家:
·艺术热潮背后的“过度消费”令人忧
·品读中国画:欣赏是一种文化认同
·余绍宋:中国画之气韵问题
·中国当代艺术:2012秋拍到底有多差


会员中心 | 关于我们 | 书画服务 | 友情链接 | 帮助信息 | 艺术顾问 |
CopyRight 2012-2025 www.shanhua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AppleMedia Email:applemedia@126.com QQ:52104973
津ICP备2024022288号-1 津公网安备12011502000924号
/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