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艺术网 > 艺届新闻 > 艺术展览 |
“民族翰骨——潘天寿诞辰120周年大展”在中国美术馆拉开帷幕 |
新华网 2017-05-16 点击:13450
|
“民族翰骨——潘天寿诞辰120周年大展”
|
新华网北京5月2日电(许梦楠)适逢潘天寿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民族翰骨——潘天寿诞辰120周年大展”5月2日在中国美术馆拉开帷幕。
潘天寿,浙江宁海人,字大颐,自署阿寿、寿者,是20世纪中国画大师、美术教育家。潘天寿精于写意花鸟和山水,偶作人物。尤善画鹰、八哥、蔬果及松、梅等。落笔大胆,点染细心。墨彩纵横交错,构图清新苍秀,气势磅礴,趣韵无穷。画面灵动 ,引人入胜。
潘天寿先生是中国现代绘画的一代大师,他的绘画代表了20世纪中国绘画的高峰。这高峰一端连着唐宋绘画的博大气度,另一端开创了中国现代绘画的雄浑之风,那风骨遒劲、清朗明豁的宏章巨构,在千年中国画史中独树一帜。他把民族绘画提到关乎一民族、一国家生存发展的重要高度,认为“一民族之艺术,即为一民族精神之结晶。故振兴民族艺术,与振兴民族精神有密切关系。”
此次展览将展出潘天寿先生120余件作品,从“高风峻骨”、“一味霸悍”、“奇崛明豁”、“雁荡山花”、“守常达变”、“饮水生涯”六大板块来梳理呈现潘天寿先生的代表巨作、手稿文献和卓越的笔墨成就,将研究、策展与展示深度结合,从潘天寿的艺术问题出发,将潘先生的画作、画论、诗词编织为一体,构成不同主题版块,力争由潘天寿的形与式,发显其道与统;在中国思想史与艺术史的千年脉络中,阐发潘先生思想之旨归;在现代艺术的世界语境中,展示其艺术之成就;在当代艺术创作的背景下,揭示潘先生对于弘扬中华精神、树立文化自信、传承民族艺术的价值意义。
“高风峻骨”版块展示潘天寿先生成熟期的代表性巨作,力求突出潘天寿先生艺术的最大特点——“风骨”;“饮水生涯”通过档案、手稿等文献,全面呈现潘天寿生平、教育贡献和画学思想;“一味霸悍”重点展现潘天寿作品的笔墨成就;“奇崛明豁”版块聚焦潘天寿在中国画章法上的创造匠心。“雁荡山花”版块从潘天寿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的雁荡山写生为切入口,展示潘天寿“传统出新”创作之路的思想轨迹和实践求索;“守常达变”版块则展示潘天寿在艺术创造上的传承和创新。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认为,潘天寿先生有两方印是他灵魂的写照:一方是“一味霸悍”,中国画以前讲究的是书卷气,不要霸悍,但是潘先生就强调一味霸悍,这种霸悍之气到今天,我们可以从中读到中国人的雄强之气,另外一方印叫做“强其骨”,我们骨气要强起来,顶天立地、铮铮铁骨,这两方印是解读潘天寿先生绘画非常重要的导引。
据悉,此次展览将在5月1日——5月14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1、3、7、8、9号展厅举行。此外,展览期间还将举行五场“潘天寿与文化自信”主题学术研讨会:一、国家图式与民族气象——潘天寿的文化自信,二、由“南北”而“东西”——潘天寿的文化视野,三、笔墨、章法、意境、格调——潘天寿的艺术问题,四两峰挺立,传统出新——潘天寿与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五、气可撼天地——潘天寿与中国诗词传统。 |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
艺届名家 |
天津 王春景 | 北京 方人也 | 天津 张景源 | 北京 萧宽 | 天津 王朝晖 | 天津 辛宇伶 | 天津 杨洪顺 | 天津 刘宝林 | 北京 王妞子 | 天津 刘润田 |
|
|